·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,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、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; ·本课题的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; ·本课题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。 (限4000字内) 一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,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、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; 1、核心概念的界定 “高效”三指向:效果、效率、效益 “效果”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,反映课堂的“扎实”,不能偏离或悖于教学目标; “效率”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、资源的关系,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,反映课堂的“充实”; “效益”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,反映课堂的“价值实现”,要求从整体上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。 课堂教学的真实是课堂高效的前提,课堂教学的有序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障,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紧张、行为积极是课堂高效的标志。 高效课堂可以解读为生命课堂、生活课堂、生态课堂。本质上,它是生命的课堂,是生命的对话、生命的成长;内容上,它是生活的课堂,是三种文本(纸质文本、生活文本、生命文本)的对话和交流,答案不再唯一,思维不再被控制,关注知识落实的同时,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、知识中蕴含的意识能力和观念;从课堂学习环境上,它是生态的课堂,师亦生、生亦师,老师在“学”中教,学生在“教”中学,每个个体的差异都得到尊重,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,每个人都既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,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。 2、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高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,尤其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。国内外有识之士普遍认为,教学不仅仅是艺术,更是科学;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高效教学主要研究环境变量、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等。20世纪60年代Glaster?R等明确提出“教学策略”这一概念,近五十年国外研究者围绕教学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从理论研究来看,大都是从大而全的角度来阐述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及轮廓;从实证研究来看,主要是对特定教学活动、教学环节中教学策略的研究,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影响因素的研究,有关教学策略使用效果的研究,特定学生群体的研究等。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水平上,忽视了教学策略在教学一线的实际应用研究,或者多偏重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,忽视学生的学习,只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。而历史表明,高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,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、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、变化。 3、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、进一步发展我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成果,目标直指教学的核心问题——高效课堂,有利于发展现有的我校的教学现状。 2、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实现各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,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与效益,减轻学生负担,推进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; 3、本课题是当前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能有效解决当前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,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,从而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品位,有利于推动新课程实验向更纵深方向发展。 二、本课题的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; (一)研究目标 1、建构新课程高效课堂的框架,形成新课程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分析框架和策略体系。 2、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策略,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,学习效果和效率明显提升,学习负担得以减轻,在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基础性发展目标等方面达到国家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和各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,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,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。 3、教师教学的效率与效益得到提高,课堂教学质量普遍提高,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得以提升,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。产生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,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。 根据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,本课题主要对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和地理九个学科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。 (二)研究内容 1、诊断并分析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,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。 2、开展教师教的策略研究。 (1)开展高效课堂的准备策略研究。包括确定教学目标;准备教学材料;开发教学资源;选择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;设计教学组织形式;创新教学方案的编写方法等。 (2)开展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。包含探讨各学科高效教学方式,研究课程整合的方法,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,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,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关系,对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实施,灵活处理教学环节,促进学生参与课堂,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指导策略,探讨课堂提问的策略,如何既关注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,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高效应用等。 (3)开展有高效课堂的评价研究。包括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 活动的评价,探讨评价的内容、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,构建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。 3、开展学生学的策略研究。 (1)深入开展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学习”的研究,促进自主、合作、探究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,使学生形成探究、合作、倾听等良好的习惯,提高学习效率。 (2)探讨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适用的途径、方法、技巧、调控方式等学习策略,使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,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。 (三)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、本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研究。 2、强调从学生的“学”的策略研究来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,使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,是以前少有的。 3、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,单纯就某一活动和环节来研究高效课堂,难以解释高效课堂的结构和其作用机制。本课题拟建构新课程高效课堂的框架,形成新课程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分析框架和策略体系。 5、在研究方法上,主要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的方法,使教师都能参与,辅之以较为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,边研究边检测边推广,提高行动的高效性和反馈与运用的及时性,以强化广大教师高效教学的意识,掌握高效教学的策略。 6.以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已形成的稳定、高效的教学模式为样本,通过系统的总结、深入的分析和严谨的理论概括,建立起一个实用的高效课堂模式。 7.拟创新点就在于这一模式的构建能使学生整体发展,包括涉入自然、社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全面学习活动,学生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内的全面提高;这一模式的构建也能够体现对发展学生思维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注重。 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。 (一)大体思路 选取样本班级,采用课堂观察、教师教学策略问卷调查和学生学习策略问卷调查、测验等三种方法,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、态度、策略与效果,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,对教学高效性进行分析,重点分析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,写出“新课程高效教学问题与对策(含具体学科)的调查报告”,各学科根据调查结果,制定高效课堂研究的具体方案;运用文献研究法,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,通过教学实践、研讨、改进、总结,初步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的策略框架;采取行动研究法,各学校根据学科特点,从自身教学实际问题和教师发展需求出发,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,在行动中研究、制定、验证并不断修改完善新课程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分析框架,形成高效教学的“一般标准”和“最优标准”;选取典型课例、典型实验对象进行案例研究,观察教师的教、学生的学,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,从而获取相关信息,对教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,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;最终,对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测评、观察和分析,形成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体系,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促进教师的发展提供建议。 (二)研究方法 1、行动研究法:教师作为研究者,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研究,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论或强加的结构来限制研究者,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。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,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。 2、调查法:主要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态度、策略与效果,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,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行为,在实验的开始、进行和结题时,均进行单项或综合的抽样调查,调查对象包括教师、学生。 3、观察法:观察教师的教学、学生的学习活动,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,从而获取相关信息,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。 4、个案研究法:选取典型课例、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。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,做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。 5、经验总结法:教师通过学习、实验、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,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模式,撰写论文。 6、文献法: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,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;跟踪当前教育发展趋势,了解我国当前教育现状,吸纳成功的经验,为我所用。 (三)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步进行: 1.准备阶段(2011.3.1----2011.4.20) (1)开展课题研究前期的调查、访问、检测等工作,从教师和学生、家长等多角度进行广泛地收集信息和深入分析,分析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,重点分析教学无效和低效的原因。 (2)申报本课题,撰写课题研究方案,成立“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”课题工作领导小组。 (3)成立新课程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小组,撰写各学科高效课堂的研究方案。 (4)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。 (5)选取课题研究的样本班级,组建培训者队伍,采取专题讲座、问题诊断、课例研究、参与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模式,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。 (6)开展本课题的宣传动员,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追求高效课堂的研究氛围和支持系统。 2、实施阶段(2011.4.21----2014.9.30 ) (1)根据课题总方案和各学科具体研究方案,进行具体研究。 (2)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课题交流活动,定期组织有高效课堂研讨与展示活动。 (3)加大与其他国家级实验区及省级课改实验区的交流与合作. (4)建立与课题配套的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教学常规、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和激励机制。 (5)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,开发教学内容资料、音像资料、教师指导用书和学生用书、教具学具、学习资源包等课程资源。 (6)定期展示高效课堂的研究的成果。 (7)对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,接受上级部门中期检查。 3、测评、总结阶段(2014.7,1----2014.12.30) 1)对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总结分析。 (2)对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测评、观察和分析。 (3)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和成长状况进行总结分析。 (4)全面搜集和整理资料,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,撰写课题研究报告。 (5)汇总并编辑出版我校新课程的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。 (6)接受上级部门对课题的结题鉴定 4、推广、深化研究阶段(2014.12,30----) (1)总结我校新课程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成败得失,制订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后续的研究工作计划。 (2)扩大与新课程实验区进行关于高效课堂研究的交流,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继续作出贡献。 |